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凯发一触即发(中国区)官方网站|损坏地貌和植被以后要缴费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2:43    次浏览

防治《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或将于今年4月出台,将成为西藏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一大助力。近年来,自治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目前正逐渐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等级降低,水土流失恶化局面得到扭转。已实施的项目综合治理程度达60%,拦泥减沙率达50%,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0%提高到60%。■记者 井雨魁争取4月出台 将成为防治水土流失的助力昨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了解到,2014年5月,国家颁布了《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通知中制定了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通知的规定,制定具体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及管理办法等。经过10个多月的调研和筹备,西藏自治区水利厅等相关部门,精心编制了《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争取在今年4月份正式出台。自治区水土保持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谭先生介绍说:“编制《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规范水土保持补偿费用的收取标准,促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补偿费的收取,是向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地貌植被、造成降低或丧失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生产建设单位及个人征收的费用,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防治。征收对象主要是在西藏自治区境内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时,损坏了水土保持设施和地貌植被等的单位或个人。据了解,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是专门成立的负责自治区境内水土保持工作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水土保持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负责组织全区水保工作;承担水土保持工作的规划、预防、监督、综治、监测、科研、宣传等。所以《管理办法》的编制,大部分是由该局负责编篡。治理水土流失总体生态环境目前较好据介绍,西藏自治区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特殊,使得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工作面临侵蚀类型多、治理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相关资料显示,西藏自治区水土流失面积约42.19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5.17%。其中冻融侵蚀面积32.32万平方公里,水力侵蚀面积为6.16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为3.71万平方公里。但相对而言,西藏自治区总体生态环境较好,侵蚀类型基本以轻度侵蚀为主。对此,国家和自治区近年来对水土流失问题加大了治理力度。从相关资料上看,自治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目前正逐渐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等级降低,水土流失恶化局面得到扭转。已实施的项目综合治理程度达60%,拦泥减沙率达50%,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0%提高到60%。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发布(2009—2013年)《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公报》显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批西藏自治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46个,确定防治责任范围915.44平方公里,设计拦渣量39746.59万立方米,为防治人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依据。投入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资金1833万元,建成1个监测总站(部分)、2个地(市)分站、28个县站和18个监测点;利用遥感监测技术提取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信息,对区域土壤可蚀性、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谭先生介绍,拉萨市曲水县曲水镇的茶巴朗村,有一个集综合治理、生物措施、科技示范等于一体的茶巴朗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51.08平方公里,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23586吨,已被批准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十三五”时期,西藏自治区将继续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将迈向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