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18:02:43    次浏览
编者按:据悉,中国首届钢铁产业电商大会将于4月24日在杭州举行。本次电商大会由中国钢铁现货网主办。立足于“互联网+”浪尖,站在钢铁电商潮流风口,电商大会将共同探讨钢铁电商新理念与新业态,钢铁电商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而资本市场上,钢铁行业个股近期频频异动。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钢铁行业整体供需形势较前期有所改善,加之政策宽松预期和季节性因素,钢市回暖动能正在逐步聚集,基本面的支撑叠加资金在牛市周期对低价股的偏爱,另外结合此次产业大会的催化,钢铁股近期有望再次异军突起。统计显示,截至昨日,钢铁股平均股价仅为9.94元,股价超过10元的个股仅有9只,分别为久立特材、抚顺特钢、物产中拓、沙钢股份、常宝股份、大冶特钢、鲁银投资、杭钢股份、金洲管道,而山东钢铁(4.12元)、重庆钢铁(4.13元)、安阳钢铁(4.17元)、马钢股份(4.70元)、河北钢铁(4.88元)、柳钢股份(4.92元)、华菱钢铁(4.93元)、武钢股份(5.09元)、酒钢宏兴(5.18元)、南钢股份(5.36元)、首钢股份(5.49元)、韶钢松山(5.76元)等股价则位于低位。从市场表现来看,昨日,在大盘出现调整之际,仍有16只钢铁股跑赢大盘,其中,14只个股出现上涨,杭钢股份强势涨停,方大特钢紧随其后涨幅达7.8%,南钢股份涨幅也超5%达到5.72%,此外,新兴铸管(4.90%)、本钢板材(4.67%)、酒钢宏兴(4.65%)、宝钢股份(3.14%)、柳钢股份(2.93%)、太钢不锈(2.36%)、物产中拓(2.10%)等个股涨幅也较为显著。资金流向方面,南钢股份昨日大单资金净流入居首,达到18251.93万元,宝钢股份和杭钢股份也受到资金青睐,昨日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超亿元分别为14708.49万元和10466.95万元,上述3只个股累计吸金就达43427.3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互联网+”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前,钢铁行业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探索。据中物联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达580多家,其中涉及钢铁贸易的有100多家,钢铁电商在所有大宗商品电商中走在了前列。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数量上钢铁电商在所有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中处于前列,但在交易量上钢铁电商平台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上市公司方面,“互联网+钢铁”的模式也正在付诸实践中,日前,杭钢股份披露拟以92亿元价格注入钢铁和环保资产,并涉足互联网+电商。 事实上,杭钢股份并不是市场上惟一试水互联网的企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多家钢铁上市公司都开始纷纷将步伐迈向互联网,其中,行业巨头宝钢股份也同样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公司和全资子公司宝钢国际以东方钢铁电商100%股权合计认缴出资10.2亿元,持股比例51%,打造钢铁服务平台。而当前钢铁板块所面临的消息面刺激也同样丰富多采,“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以及资源税改革等多个概念均对钢铁板块形成巨大利好。在此背景下,近期钢铁股普遍受到券商的看好,广发证券就指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改革红利营造牛市氛围,钢铁行业供需形势将继续好转、盈利将加速回升。齐鲁证券表示继续推荐方大特钢、凌钢股份、酒钢宏兴等,此外目前市场风格利于转型类企业,推荐钢铁电商标的五矿发展、物产中拓、欧浦钢网等。韶钢松山公司是广东省重点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以及与此相关的技术服务等。公司地处最大钢材消费市场的广东省,目前,公司的生产基本实现了主体设备的大型化和现代化,产品结构合理,主要产品有中厚板材、工业线材、建筑用材等,热轧带肋钢筋、船体结构用钢板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韶钢牌”优质钢材广泛应用于国内重点项目工程。公司控股股东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企业500强,广东企业50强之一,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宝钢股份:大手笔打造钢铁供应链服务宝钢股份 600019研究机构:国金证券分析师:杨件 撰写日期:2015-02-04事件。公司公告,公司与全资子公司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宝钢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服务平台公司,服务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其中,公司和宝钢国际以持有的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合计认缴出资10.2亿元,持股比例51%;宝钢集团现金出资9.8亿元,持股比例49%。评论。大手笔投入钢铁服务业,“一体两翼”实质性推进。本次组建服务公司,我们认为总体超预期:1)本次投资高达20亿元,力度较大;2)明确以东方钢铁股权认缴出资,暗含对钢铁电商业务的大力推进。本次成立服务平台的背景,主要即为公告中的“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全新技术手段和强有力的加工配送服务网络”,我们认为其潜在意义包括两个层面:1)面向公司内部,以东方钢铁及“宝时达”为载体和通道,推动电商化销售;2)面向公司外部,结合“动产质押平台”及“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做大做强第三方钢铁交易平台,进而仓储、物流、融资等供应链增殖业务。本次成立服务平台的前景,我们非常看好:1)虽然钢厂运营钢铁电商平台存在角色缺陷,但对于宝钢而言,上述问题可以避免,原因宝钢绝大多数产品均为直销,不需要走第三方平台;2)钢厂角度看,反而在行业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有钢贸商、第三方所不具备的优势,即使在钢铁电商、供应链管理的历史积累上,宝钢也遥遥领先;3)宝钢具备物流、仓储、动产质押平台等线下优势。本次成立服务平台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首先是提供新的盈利增长点;其次更重要的,还可能提高公司整理估值,未来“两翼”新业务无论电商、物流、第三方平台还是信息技术的估值水平,都远远高出钢铁冶炼业务。当然,目前只处于初步规划阶段,更多的细节仍需观察,但预计15年很可能会有较大力度推进。主业经营形势不错。公司14年受到高炉检修及宝通钢铁等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业绩低于预期,但15年总体形势我们仍然看好:受益行业利润持续改善。钢铁与上游产能周期的错配推动板材利润改善的趋势,预计在未来2-3年内仍将持续,公司作为绝对产能利用率更高的板材龙头,将显著受益。公司汽车板14年投放量587万吨,15年计划达到600万吨,汽车(增速下滑当仍维持小幅正增长)、家电(恢复性增长)行业15年将保持不错增速,保障公司业绩。湛江项目投产。15年底1号高炉有望投产,16年开始产能开始释放。两翼发展可期。14年钢材交易中心销量451万吨,今年目标1000万吨,电商业务稳步推进;同时宝信软件的宝之云IDC项目也在顺利推进。关注集团国企改革。近期杭钢、沙钢、抚顺、南钢等诸多钢企相继出台改革及转型措施,符合我们的预测,我们除了继续看好2015年钢铁国企改革/转型、重点关注6大模式外,对宝钢集团在该方面的动态也保持关注:宝钢作为钢铁央企的代表,除推进股权激励措施外,未来在国有资产运营平台、引进战略投资、子公司扭亏、进一步资产证券化等方面,逻辑上均有望推出进一步措施,建议重点关注集团旗下三大上市公司宝钢股份、八一钢铁、韶钢松山。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5、16年EPS为0.65、0.85元,给予“增持”评级。华菱钢铁:主营跟随行业改善弹性不足,期待高端汽车板产能逐步释放华菱钢铁 000932研究机构: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元瑞,王鹤涛,陈文敏 撰写日期:2015-01-30事件描述今日华菱钢铁发布2014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6亿元~0.9亿元,同比下降43.28%~14.92%,按最新股本计算,2014年实现EPS0.02元~0.03元。据此推算,4季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7亿元~0.47亿元,按最新股本计算,4季度实现EPS0.01元~0.02元,环比变动-29.49%~95.30%,同比下降95.55%~87.67%。事件评论跟随行业而动,盈利改善弹性不足:由于13年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由4季度转让焦化公司100%股权获得3.38亿元投资收益,因此,虽然14年公司全年账面业绩同比有所下降,但从扣非净利润来看,在假设14年4季度业绩均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况下,扣非后净利润-0.29亿元,远小于去相比13年全年的-3.78亿元。因此,整体而言,公司受益于矿价跌幅超过钢价及自身积极降本增效,全年经营业绩有所减亏,公司全年吨钢净利约为4.24元~6.36元。这一现象依然反映了,缺乏需求恢复的背景,仅靠成本的回落与企业自身的优化管理,很难带来业绩的大幅改善。4季度盈利环比增厚同比下降:同比来看,如不考虑13年4季度转让焦化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公司14年4季度0.17亿元~0.47亿元净利润相比13年同期0.70亿元扣非净利润依然下滑。环比来看,受益于钢价相对坚挺而矿价持续恶化,4季度公司业绩环比有所改善。公司今年看点主要在于汽车板公司投产后的产能释放,随着高附加值品种的比例逐步增加,公司综合盈利能力有望上一个台阶。预计2014、2015年公司EPS分别为0.02元与0.06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八一钢铁:区域低迷叠加品种劣势,全年亏损较大八一钢铁 600581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元瑞,王鹤涛,陈文敏 撰写日期:2015-02-03事件描述今日八一钢铁发布2014 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6.36 亿元,同比下降11.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32 亿元,按最新股本计算,2014 年EPS 为-2.65 元,同比下降-6186.86%。据此推算,4 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91 亿元,按最新股本计算,四季度EPS 为-1.03 元,环比下降51.80%,同比下降946.12%。事件评论区域与品种劣势,全年亏损较大:公司2014 年收入有所下降,主要源于钢价的较大幅度下跌以及产量的小幅下降。在已公布业绩预告的十余家钢企中,公司亏损较为严重:1.作为新疆地区最大建筑材钢企,公司长材占比超过50%,而2014 年地产与基建景气度下滑,加剧了公司经营压力;2.随着疆内钢铁产能不断投放,公司原有地域优势逐渐消失;3.公司身处内地,在进口矿价格大幅下跌之中受益程度较校此外,子公司南疆钢铁投产使得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幅增加及受钢价下跌影响,公司期末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也是2014 年公司亏损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需求低迷及年末确认减值损失致4 季度亏损扩大:单季度来看,公司4 季度净亏7.91 亿元,为全年亏损程度最大的季度。除或有的检修因素之外,4 季度公司产量环比下降24.81%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季疆内需求疲弱,库存或上升较快。同时,公司期末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也加剧了亏损。受益“一带一路”,期待产能逐步释放:虽然短期受制于地域及品种劣势,但中长期来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地实施,作为疆内最大的钢企,期待未来几年“路上丝绸之路”建设带动公司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公司2014、2015 年EPS 分别-2.65 元和0.01 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三钢闽光:受制需求低迷,全年业绩下行三钢闽光 002110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元瑞,王鹤涛,陈文敏 撰写日期:2015-01-30事件描述今日三钢闽光发布2014 年年度业绩预告修正,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22 亿元~0.43 亿元,同比变动-60%~-20%,按最新股本计算,2014年实现EPS0.04 元~0.08 元。据此推算,4 季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03 亿元~0.19 亿元,按最新股本计算,4 季度实现EPS-0.01 元~0.04 元,环比下降111.26%~22.48%,同比下降104.06%~72.03%。事件评论受制需求低迷,全年业绩下行:公司产品以棒材、线材等建筑用钢为主,虽然新投产的80 万吨优质圆棒轧钢产线(主要品种为螺纹钢,工业圆棒)产能释放致使全年产量增幅较大(估算增幅达11%),但受地产下行及公司市场局限于福建地区影响,公司2014年全年业绩同比降幅较大。总之,新项目投产带来的折旧及新产线工艺磨合的压力,以及长材表现总体较差,是压制公司盈利表现的主要因素。根据公告估算,吨钢净利润仅约2.40元~4.82 元,在公司历史上和行业横向比较中均处于较低水平。4 季度业绩向上修正:虽然季度盈利同环比均下降,但相比公司之前预计的大幅亏损,4 季度实现微利的表现超出预期。同比来看,矿价跌幅较大应是公司得以微利的主要原因;环比来看,地产销售回暖致使长材价格跌幅收窄而矿价持续跌幅较大,从而导致公司四季度业绩环比降幅好于预期。预计2014 年、2015 年EPS 分别为0.05 元、0.08 元。维持公司“谨慎推荐”评级。首钢股份:重组后全年业绩成功扭亏首钢股份 000959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元瑞,王鹤涛,陈文敏 撰写日期:2015-02-03报告要点事件描述今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亿元~1.0亿元,同比增长121.83%~143.65%,按最新股份计算2014年EPS为0.009元~0.019元。据此计算,4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9亿元~0.89亿元,环比增长2638%~6129%,同比下降75.76%~44.85%,按最新股本计算,4季度EPS为0.007元~0.017元。事件评论受益重组及行业好转,全年业绩扭亏:自2季度初实施资产重组之后,公司产能在冷轧公司170万吨冷轧板的基础上增加了原属迁钢公司的800万吨冷轧、热轧等轧钢产能。重组之后,公司2014年业绩成功扭亏,一方面源于相对优质资产注入,另一方面也受益于行业整体底部好转。就4季度单季度而言,由于缺乏2013年4季度同口径数据,2014年4季度公司业绩同比难以比较。环比来看,公司4季度业绩环比明显改善,除了受益于北京地区冷轧价格上涨及矿价跌幅超过钢价之外,可能与公司自身降本增效等因素相关,这有待年报详细数据验证。矿石与钢铁资产承诺注入,期待未来跨越式发展:根据重组方案,首钢总公司承诺,在重组完成后三年内将推动下属精矿产能600万吨的首钢矿业公司注入首钢股份,以减少上市公司向首钢集团的关联采购。未来首钢矿业的注入将有助于稳定公司原料供应,降低关联交易违约的风险,进一步降低钢厂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为解决与重组后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首钢总公司承诺促进首钢集团在中国境内的钢铁业务整体上市的实现。此举将扩大首钢股份公司的规模(首钢总公司钢铁产能超过3000万吨),提升其未来的行业地位。从长远来看,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整体而言,重组之后的首钢,在产能和产品结构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优化,盈利能力相应增强。同时,根据集团承诺,未来公司仍有矿石、钢铁板块整体注入预期,将有助于公司产品、产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为0.01元和0.03元,维持“推荐”评级。太钢不锈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也是国际上重要的不锈钢生产厂家之一,是国内唯一的全流程不锈钢生产企业,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石化、城市交通、环保、医疗及食品机械等各个领域。公司生产的不锈钢产品曾获得'中国消费品市场深受欢迎百佳产品'、'国家质量金奖'等荣誉。拥有7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技术中心在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排名中位居前列。多项不锈钢技术开发与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太钢牌”不锈钢材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不锈钢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