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凯发一触即发(中国区)官方网站|乍暖还寒 老人减衣应从上至下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2:43    次浏览

近日气温反复无常,如过早脱去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易发生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相反,若“春捂”得法,会大大减少发病的机会。随时增减衣服最关键春季气候变化和昼夜温差都比较大,今天超过20℃,明天突然寒流来袭,温度就可能骤降到10℃以下,中午和早晚的温差也能高达10℃。这种“过山车”式的气温差,如不随时增减衣服,最容易遭遇外邪,导致感冒、咳嗽等疾病。穿衣服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随时增减。中午热了可以随时脱,早晚凉点则要随时加。减衣要从上至下按照中医说法,春季阳气上升,人体的阳气也是向上行的,容易上身热,下身寒。这也是很多人上身不冷但下身往往觉得冷的原因。温度上升后,可以先将上身的衣服换成薄点的,但如果不会感觉太热,不会捂出汗的话,秋裤不用着急脱,鞋袜也可以穿得厚一些。三个部位仍要注意捂“春捂”要注意捂好背部、脚部和腿部。中医认为,背部是阳气聚集的地方,相对比较容易热,但一旦着凉了,容易感冒咳嗽。脚是身体的末梢器官,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众多的穴位、丰富的神经分布让双脚对寒冷特别敏感。当双脚受寒后,冷容易在全身蔓延,也很容易导致生病,因此护好脚部也很关键。穿衣服要宽松春季养生主张放松,让身体尽可能地舒展,以便于阳气生发。因此,只要身体合适,此时可以把帽子摘掉了。中医有言“披发缓形”,意思是春天头发应解开,穿衣服要宽松。捂出汗同样招病春捂很有必要,但千万不能过度。如果身体都热得出汗了同样容易导致生病。这是因为出汗过多,不仅易伤人体津气,而且因毛窍开泄,皮毛卫外不固,抵御外邪的力量减弱,更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发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捂而不致大汗外出。